中欧体育,童趣工坊:小班自制体育器械的创意魔法

  关于中欧体育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12
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幼儿园活动室,小一班的小朋友们围坐在地毯上,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老师手中的“宝物”——矿泉水瓶、旧纸箱、彩色布料……“这些废旧的东西能变成什么好玩儿的体育器械呢?”老师笑着问。“变成球!”“变成房子!”“变成汽车!”孩子们七嘴八舌,脸上满是期待。一场以“废旧材料重生”为主题的创意之旅,就此开启。

中欧体育,童趣工坊:小班自制体育器械的创意魔法

一、材料收集:从“垃圾”到“宝藏”的环保启蒙

为了准备制作材料,老师提前发起“家庭寻宝任务”: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品。第二天,教室角落堆满了“战利品”:小明带来爸爸喝完的矿泉水瓶,瓶身还沾着阳光的味道;小红拎来奶奶的大纸箱,上面印着可爱的卡通图案;小丽抱着妈妈不穿的旧T恤,布料柔软得像云朵。孩子们围着材料转圈圈,嘴里念叨着:“这个瓶子能装沙子!”“纸箱能变成隧道!”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,老师悄悄渗透环保理念:“这些被遗忘的东西,只要动动脑筋,就能变成新玩具,是不是很神奇?”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,却把“珍惜资源”的种子种进了心里。

二、制作时刻:小手创造的“魔法”

接下来的几天,“童趣工坊”成了幼儿园最热闹的地方。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骤,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:

  • 保龄球瓶:小明负责给矿泉水瓶装沙子,他蹲在地上,双手捧着沙子往瓶子里倒,偶尔有几粒沙子掉在手上,他皱着眉头吹了吹,继续倒,直到瓶子装满,才满意地点点头:“这样瓶子就不会倒了!”老师帮他给瓶子画上笑脸,瞬间变成了“会笑的保龄球”。
  • 纸箱隧道:小红和同伴们一起用胶带粘纸箱,先把两个大纸箱并排放,再用胶带固定,最后在 tunnel 口贴上彩色的贴纸。“看,我们的隧道像彩虹桥!”小红举着贴纸欢呼,其他孩子也凑过来帮忙,你贴左边我贴右边,不一会儿,一个长长的“彩虹隧道”就诞生了。
  • 飞盘与软垫:小丽拿着旧布料来找老师:“我想做个飞盘,这样我们能扔着玩!”老师帮她把布料剪成圆形,缝上小把手,小丽高兴地举着飞盘转圈圈:“看,我的飞盘会飞哦!”另一边,几个孩子把旧毛衣塞进塑料袋,做成软软的“蹦床垫”,躺在上面翻跟头,笑声传遍整个操场。

三、玩法探索:在游戏中生长的力量

终于到了玩器械的时间!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,扑向自己的“杰作”:

  • 保龄球大赛:小明站在起点,双手握住“保龄球”(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),瞄准前方的“目标瓶”,用力一推——“哗啦”!瓶子倒了一排,小明蹦起来喊:“我赢啦!”其他孩子也争着要试,老师趁机教他们排队等待,遵守规则。
  • 隧道探险:小红钻进纸箱隧道,一边钻一边喊:“我是小兔子,钻过山洞找胡萝卜!”后面的小朋友跟着钻,有的说“我是火车,穿过隧道去旅行”,有的说“我是奥特曼,钻过隧道打怪兽”,想象力像插上了翅膀。
  • 飞盘接力:小丽和同伴们分成两组,拿着自制的飞盘接力扔。“加油!加油!”孩子们喊着,飞盘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,落在对方手里,大家笑着拥抱,庆祝胜利。

四、藏在游戏里的成长密码

这些自制的体育器械,远不止是“玩具”那么简单:

  • 创造力爆发:孩子们从“模仿大人做”到“自己想主意”,比如把纸箱改成“汽车”、把瓶子改成“火箭”,每一个作品都藏着独特的创意。
  • 合作意识萌芽:收集材料时分工合作,制作时互相帮助,玩游戏时轮流上场,孩子们慢慢学会了“和别人一起做事”。
  • 运动技能提升:打保龄球练臂力,钻隧道练灵活性,扔飞盘练手眼协调,这些简单的游戏,悄悄促进了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。
  • 环保意识扎根:看着废旧材料变成新玩具,孩子们真切体会到“变废为宝”的快乐,以后看到废旧物品,他们会主动说:“这个能做玩具!”

夕阳西下,孩子们抱着自己的“杰作”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老师笑着说:“下次我们还能用更多废旧东西做更好玩的器械哦!”孩子们拍着手喊:“好呀好呀!”在这个充满创意的“童趣工坊”里,小一班的小朋友们不仅收获了运动的快乐,更学会了创造、合作和珍惜。这或许就是自制体育器械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不仅是玩具,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伙伴,陪伴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生活,在玩耍中收获成长。

中欧体育,童趣工坊:小班自制体育器械的创意魔法

(全文约75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