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欧体育,那年的篮球场,藏着未说的再见

  走进中欧体育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31

林浩站在母校的篮球场上,指尖划过褪色的铁皮篮筐,金属凉意透过指腹渗进心里。晚风卷着青草香掠过耳畔,恍惚间,十七岁的自己正抱着篮球冲过来,喊着他的名字:“浩哥,再投十个!”

中欧体育,那年的篮球场,藏着未说的再见

十年前的省联赛决赛夜,灯光刺眼得像刀。最后一秒,比分92:93,林浩接到阿杰的传球,本该稳稳出手的三分球,却在触碰到指尖的瞬间,变成了慌乱的传球——球砸在边线外,哨声响起时,整个体育馆都静了。队友们垂着头走下场,阿杰拍着他的肩膀,声音沙哑:“没事,下次再来。” 可林浩知道,那句“下次”成了永远不会再来的告别。

高二那年,他是校队的“关键先生”,每次绝杀都让看台沸腾。可高三的联赛,他的投篮命中率骤降,队友们的眼神从依赖变成怀疑。阿杰作为队长,曾私下找他谈心:“你是不是怕了?” 他梗着脖子否认,却在下一次比赛中,因过度紧张连续三次打铁。那天放学后,他把自己锁在器材室,听着外面传来阿杰和小宇的笑声,突然觉得篮球像个沉重的包袱,压得他喘不过气。

后来他退出了校队,填报志愿时故意避开了体育院校。大学四年,他躲在图书馆里,偶尔路过操场,看见有人打篮球,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,直到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消失,才快步离开。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,他成了写字楼里的社畜,每天对着电脑屏幕,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,取代了篮球撞击地面的脆响。

直到上周,他收到了母校的校庆邀请函,上面写着:“老男孩们,球场等你们回来。” 他盯着那个熟悉的篮球图标,鬼使神差地点了开。手机屏幕亮起时,他正翻着相册,里面全是高中时的照片:阿杰举着奖杯笑,小宇扣篮时飞扬的球衣,还有他自己抱着篮球傻乐的模样。那些被刻意遗忘的时光,突然像潮水般涌来,淹得他呼吸不畅。

此刻,他蹲在篮球架下,摸着刻着“2013届冠军”的铭牌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:“浩子,发什么呆呢?” 回头一看,阿杰穿着运动服,手里拿着瓶矿泉水,鬓角已经有了白发,却依然笑起来像当年那样爽朗。

“我……我以为你不会来了。” 林浩站起来,手指绞着衣角。
阿杰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当年是我混蛋,不该把所有责任推给你。其实我们都在等你。” 他顿了顿,指向远处,“你看,小宇的爸妈每年都会来看比赛,他们说,要是小宇还在,肯定和你一样,是个疯子。”

林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篮球场边的长椅上,摆着一束新鲜的向日葵,花瓣上还沾着露水。他记得小宇生前最爱向日葵,说“向着太阳跑,就不会迷路”。可那年夏天,小宇骑着自行车去买饮料,被货车撞倒,再也没有醒来。

“走吧,今天校庆有表演赛,缺个后卫。” 阿杰把球衣扔给他,号码还是当年的23号,只是布料变得更柔软了。林浩穿上球衣,熟悉的重量压在肩头,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岁的那天。

比赛开始时,他站在三分线外,手心全是汗。阿杰传了个假动作,他接住球,肌肉记忆突然苏醒——运球、突破、跳投,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,应声入网。看台上爆发出掌声,他抬头看见阿杰笑着竖起大拇指,阳光穿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,像极了当年的模样。

终场哨响时,比分104:102,他们赢了。林浩累得坐在地上,阿杰递给他一瓶水,说:“当年如果我们多沟通一下,说不定结局不一样。”
林浩摇摇头:“不,我觉得这样很好。至少现在,我终于敢面对篮球了。”

暮色四合时,他们并肩走在篮球场上。风里传来虫鸣,远处教室的灯一盏盏亮起。林浩捡起地上的篮球,轻轻抛向空中,看着它在夕阳下闪着金光,忽然明白:有些遗憾或许永远不会圆满,但只要愿意回头,总会有人在原地等你。

“浩子,下次我们还一起打球?” 阿杰问。
林浩笑着点头:“当然,这次,我不会再逃了。”

中欧体育,那年的篮球场,藏着未说的再见

篮球落地的声音清脆悦耳,像是给青春写的句号,又像是新故事的序章。